
在日常学习、工作和生活中,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,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。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,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学经典作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国学经典作文1古时候想要把彰明的天赋从个人推广到天下人,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;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先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;要整治好自己的家族,要先提高自身道德修养;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,先要端正自己的内心;要端正自己的内心,先要使自己意念真诚;要使自己意念真诚,先要招致自己的良知;要招致自己的良知,先要摒除物欲的蒙蔽而后才能政治自己的家族,整治自己的家族而后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国家,自己的国家治理好才能天下太平。从天子到平民,都是要把修养自身道德作为根本。一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败坏,却要他整治家族、治理国家、使天下太平,那是从来也没有过的。这就叫做知根本,这就叫做良知到来。
在这段文字中提出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,在《大学》中还有一段话阐明了这个关点,“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: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,之其所贱恶而辟焉,之其所畏敬而辟焉,之其所哀矜而辟焉,之其所敖惰而辟焉。故好而知其恶,恶而知其美者,天下鲜矣!故谚有之曰:‘人莫知其子之恶,莫知其苗之硕。’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。”
意为:所谓整治自己的家族在于修养自身品德,是因为人们对于自己所亲爱的人往往会偏爱,人们对于自己所厌恶的人往往会偏恶,人们对于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会偏敬,人们对于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会偏护,人们对于自己所轻视的人往往会偏轻。因此喜欢一个人而知道他的缺点,讨厌一个人而了解他的长处,这样的人天下少有。所以有句俗语这么说:“人们不知道自己孩子的缺点,就不知道自己禾苗的茁壮 。”这就是说不修养自身品德,就不能够整治好家族。文字虽然阐述的是修身齐家之义,但是更深刻提出了人必须克服感情偏私问题。在一个大家庭中,对于所有的家庭成员都能心存公正而一碗水端平,使长幼亲疏之间、姑嫂妯娌之间同心协力、和和睦睦,是很难办到。所以,要想整治好家庭,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,无偏见,无好恶,待人公平、公正,一视同仁。由此可见,“克服感情上的偏私”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。作为一名老师,这种品质显得尤为重要,每位老师应该公平、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,不能因为谁的家庭富有、地位高低、孩子模样好坏等作为喜欢或讨厌他的标准,这样才不愧于“灵魂工程师”的称号。
从品读、学习《四书》中知道了做人的尊严、人格的力量、人生的价值与意义,感谢《国学经典》,因为有了它,让我的生活不再单调乏味,让我受到一次心灵上的洗礼,它真是一碗心灵鸡汤。
国学经典作文2国学是传统文化之一,更是几千年人文精神的沉淀。今天就跟随着我们太报的小记者们来童学馆,体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吧!
刚走进童学馆,一幅巨大的孔子画像便印入我们的眼帘,他似乎期盼着我们的到来。在老师的帮助下,我们身着精致的汉服,”穿越”时空,变成了一个个文质彬彬的小书童。9:30体验活动正式开始,在教室里老师教我们学习茶道,教我们如何泡茶,敬茶,品茶;教我们学习弟子规……。
开蒙礼开始了,在老师的带领下,我们这些小书童闪亮登场。第一环节师正衣冠,老师为我们整理衣服,以示尊重;第二环节我们认真地双手重叠,拇指相扣,顶住额头,连鞠三个躬,庄重地集体行拜孔礼,以示对孔子的尊敬;第三环节我们诵读国学经典《弟子规》,小小弟子规,句句大道理;第四环节击鼓明志,每个小记者们举起双捶,在鼓上用力敲打三下,并大声地说出自己的理想。轮到我时,我紧张地咽咽口水,使劲地在鼓上敲了三下,并大声地说出了自己的理想:”长大后,我要当作家!”第五环节开笔写字,我们拿起毛笔,在纸上先写了一个人字,接着在旁边又写了一个人字,意味着从小要学会做人,又在从字上方写了一个人字,意味着要团结友爱,虽然我写得不是很好,但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。
第六环节终于轮到我与其他四位小记者,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展示茶道二十四式。我们井然有序,有模有样地跟着老师开始了:叶嘉酬宾,孟臣净心,高山流水,乌龙入宫,芳草回春。看着老师流畅地表演,真可谓台上十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从小学习练习茶道可以修心养性,可以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。同时让孩子们在袅袅茶香里感受古人尊重父母,孝顺父母,“父母呼,应勿缓“的道德理念。第七环节美德善行,我和几位小记者一起表演了两个话剧《手表去哪儿了》和《爸爸的烦恼》,在表演中我明白了在还未清楚事情的真相之前不能妄下定论,把怀疑当成真相;对待长辈,不能在长辈面前显摆自己的才能,藐视长辈。最后第七环节我们向家长们展示了手语舞《跪羊图》,懂得了百善孝为先,要尊敬父母,尊敬长辈,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……
在走进童学馆,学国学的小记者活动中,让我们受益韭浅:穿汉服,拜孔子,习礼仪,学茶道,诵读弟子规,希望更多的人热爱国学,学习国学!
国学经典作文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,给我们留下众多耳熟能详的国学经典。国学就像一杯茶,淡雅幽香。茶是要品的,国学是要读的。读懂,自然就理解。孔子曰: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老子在《道德经》中写道: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优。墨子曰:仁人之所以为事者,必兴天下之利,除天下之害。这些先辈用智慧,为后人留下的弥足珍贵的精神食粮也让我们受益匪浅。
从上幼儿园,妈妈就有意识的让我接触国学经典,从《字经》到《弟子规》,都能朗朗上口。我喜欢《三字经》的韵律,两三个星期的时间,我就能倒背如流。但其中的哲理却不太理解。每逢家里来客人,妈妈却让我大胆的表现,背给客人们听,赢得阵阵掌声。慢慢的,我体会到“玉不琢,不成器”“人不学,不知义”“人之初,性本善,性相近,习相远”这些都是先辈们留传下来教会我们后辈做人要向善,既使环境再艰难,也一定要学会与人为善。
在《论语》、《弟子规》、《礼记》中学会做人要光明磊落,孝敬父母,做人榜样的力量重要,当我小学毕业,升入初中的时候,国学经典一直陪伴着我,这些古文圣典正发出沁人心脾的气息,这种气息就是国学经典的气息,独特而富有哲理。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”。当我在学习中有懈怠的时候,我就读读这句话,鼓励自己,为自己加油打气。在最好的环境里,做最好的自己,不幸负青春少年时光。我的语文老师张燕老师常教育我们读经典,颂国学。《老人与海》、《昆虫记》都成为我们日常必看书籍之一。
千万种经典讲出恒古不变的道理,孝顺父母,热爱国家。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出自《周易》。作为君子,应该有坚强的意志,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,努力加强自我修养,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,不幸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。我真的享受这些国学名句。千万经典,孝悌为先。先学做人,再学做事。用国学来鞭策自己,警示自己,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!未来的日子,国学会一直陪伴在我左右,积极努力向上,在最好的年纪,做最好的自己!
国学经典作文4国学本就是与人生相互依存的。
孔子论人生一 ……此处隐藏7062个字……,虽愚必明,虽柔必强。”就是说,别人下一个功夫,你下上百个功夫,别人下十个功夫,你下上千个功夫,尽管人的资质,体力是不一样的,有强有弱,但有了这种“己百己千”的精神,也就功到自然成了。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己,激发自己的信心。
当我写作文遇到困难时,国学经典就成了我写作文的好帮手——当我不知用什么语言来描述时,会恰当地运用一两句国学经典语句,每每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我将深深的体会国学经典那文字背后的含义。我和国学的故事还将继续,它将作为我的好朋友伴我一生的成长。
国学经典作文13烈日炎炎的暑假,每位同学都在家里吹着空调吃着雪糕,而我一个老师的孩子却要饱尝《弟子规》、《三字经》等书籍的折磨。因为妈妈说这是中华的国粹要好好背背,可这枯燥无味的东西,虽有些押韵但还是深奥了点,背诵时老出错。
回想这段路程是漫长的。刚开始,我带着不情愿的态度去看去背。正如走马观花,背了上句忘了下句。妈妈没法买来了DVD片让我观看。呀!拍得可好了,里面不但对押韵的句子有所旁白,还配上表演呢!让我百看不厌,我越来越感兴趣,便认真地把意思和原文对照。这一看,不得了,古人可真厉害啊,居然能用简单的句式来表达意义深远的道理及见识。
在这众多句式中,让我感触最深的是“香九龄,能温席。”说来你别笑啊,刚开始我还以为香九龄能够独立复习功课呢,后来看了解释才明白,说的是黄香在九岁时能够替父母亲暖被窝。他的孝心和孝行是我不能比拟的。现在的我就像千百万个小皇帝、小公主一样,谁不是饭来张口,衣来伸手啊!想到前几天,自己先睡着了,而妈妈只好替我收课本。妈妈为我做的这件事,我不但不感恩,还跟她生气,因为语文课本妈妈忘记放进书包里。现在想想真是后悔啊,我不该这样对妈妈的。
是啊,黄香的事迹让我自愧不如,而孟母三迁的故事却让我体会到当母亲的辛酸。我的妈妈为了让我能得到更好的照顾,把我带在了身边学习。一下课妈妈就给我送水送面包,就怕我挨饿。学习上,妈妈经常嘱咐老师要如何严格要求我,上课多注意我的精神状态。做作业时,妈妈总是在旁监督,怕我头埋得太低,眼睛弄坏掉。妈妈虽然没像孟母那样剪断织好的布,但她也是苦口婆心地劝我要一心一意地读书写字学东西。就拿练琴来说吧!妈妈总是陪坐在我身边,帮我数节拍,打节奏,老怕我弹错。我一弹错,她就叫我暂停看她示范。如此反反复复,真是无聊极了,但妈妈从不放弃对我的督促。一贯骄纵的我,则不依不饶地折磨着妈妈,有时故意弹错,有时乱弹一通,有时则赌气不弹或假装生病。可这一切问题,没能淡化妈妈让我弹琴的决心。妈妈依然如故地跟踪、指导、示范、陪练。直到现在为止,我才真正体会到妈妈的良苦用心。
我真该感谢国学,感谢《三字经》和《弟子规》,我对自己作为中国人感到骄傲,对自己是个炎黄子孙而自豪。
国学经典作文14国学如歌,段段曲折波澜。时而,欢天喜地;时而,耐人寻味;时而,甜蜜美好;时而,扣人心弦。
小时候,我是个小书迷。7岁时,我爱上了漫画,望着书中幽默的人物,会不由自主地笑倒在沙发上,漫画的那种幽默感在我心里游荡着。稍大点整日穿梭在童话书间,对白雪公主的悲惨遭遇感到痛心,为海的女儿放声大哭。待到10岁,我渐渐喜欢上了国学,我先是喜欢上了孙悟空,希望拥有孙悟空那不平凡的本领,又慢慢从对孙悟空的崇拜转化为对林黛玉的怜悯,对诸葛亮智慧的敬佩……现在我每日手捧《论语》,聆听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教诲,每日诵读《论语》,感悟孔子的智慧。国学经典在我心中的地位从起先的置之度外到现在的手不释卷,国学的重要性在我心里逐渐升温。
记得论语里写道,颜渊问仁。子曰:“克己复礼为仁。一日克己复礼,天下归仁焉。为仁由已,而由人乎哉?”颜渊曰:请问其目?子曰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”读了几遍后,我彻底地把这句话读透了,它的意思是:颜渊问仁。孔子说:“约束自己使言行合于礼制,就是仁。一旦做到了这一点,天下就归于仁了。实行仁全靠自己,怎么能靠别人呢?颜渊说:“请问实行仁的要点。”孔子说:“不合礼法的事不看,不合礼法的事不听,不合礼法的事不说,不合礼法的事不做。”我大感而发,我曾听过类似这段哲理的故事,故事的主人公是王翱,被人称为“铁石”心肠。他清廉公正,绝对不让人走后门,连对自己女婿都不肯,给后代们树立了不可侵犯的形象。读了这些,我心中激动不已。然而,现在小部分大官都在为自己的亲人开后门,以权谋私,侵害人民和国家的利益,是都么不该啊!他们应该认真读读《论语》,读读颜渊问仁,汲取智慧,使自己的言行合于礼制,则天下归仁焉。我想,如果我以后也做官,绝对要做一个王翱这样的官,孔子说的话和王翱的形象已在我心里烙上了印,不可抹灭。
我的生活离不开书,离不开牵引我成长的国学,在点点滴滴的诵读中日复一日地成长。国学让我领会了中华文化的博大深奥与无限智慧,给了我无限希望和憧憬。
国学经典作文15在我眼中,《三字经》就是国学经典。
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……”在我们牙牙学语时,母亲就曾拿着本《三字经》,一字一句地教我们念。后来,上了小学,老师在国学课上也发给大家《三字经》,教我们理解那些三个字背后的含义。《三字经》已经不仅仅是一本普通的儿童启蒙读物,更是影响我一生的智慧经典。
《三字经》里面包含了很多内容,上至天文,下至地理,这其中还包含一些历史事件和典故,真可谓是宋时的一本“百科全书”。
《三字经》中,有一句诗使我十分感动,那就是它的结尾句:勤有功,戏无益。戒之哉,宜勉力。这句诗的意思是:反复讲了许多道理,只是告诉孩子们,凡是勤奋上进的人,都会有好的收获,而只顾贪玩,浪费了大好时光是一定要后悔的。
这个道理不难理解,也有很多长辈对我说过。虽然我心中有这句话,但我却总是难于付诸行动。在玩的时候,这句话却早已不知被抛到哪里去了。
真正地开始理解并付诸行动是从一次考试后。那是一个春天,正是万物复苏的好季节。考试的那一天,不巧,正好下起了绵绵细雨,远远望去,仿佛是给这座城市蒙上了一层轻纱。我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,对着一张满是题目的试卷发呆,当时就在回想:“要是考试前不贪玩,多腾出点时间来复习功课该多好啊!如今也不用这般纠结。”我考试前的周六周末,周六出去和同学玩。又因为做事情拖拖拉拉,所以周日一下午都在写作业,写完作业了又没时间复习,满脑子都在想着怎样玩。所以,周六周末的时间都被荒废掉了。父母也曾叮嘱我复习,却也是左耳进右耳出,根本没当回事。哪里想得到,考试说来就来,令我猝不及防。试考完了,心情也变得愈来愈沉重。也正是这时,我想到了《三字经》里的那句来自古人的教训“勤有功,戏无益。戒之哉,宜勉力。”我的确是后悔了,后悔自己在大好时光里,没做自己应该做的事,并浪费了那么多时间。可后悔有什么用?时间已经浪费了,再也回不来了。唯一能做的,就是趁现在,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,那么你的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。
随着时间的流逝,生活的阅历也日益增加。边读《三字经》,边回头看看,一些通俗的道理也就变得真实。
何为国学经典,唯《三字经》称赞!